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发生状况, 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于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行复拇畸形术治疗的患儿86例, 所有患儿均随访1年, 依据是否发生指体侧偏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居住地区、Wassel分型、术前血常规指标、手术切口方式及术后外固定时间, 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 86例患儿中发生指体侧偏12例(13.95%), 纳入发生组;未发生指体侧偏74例(86.05%), 纳入未发生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居住地区、Wassel分型、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总数(WBC)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合并虎口狭窄、手术切口为"Z"字比例高于未发生组, 术后外固定时间短于未发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合并虎口狭窄、手术切口为"Z"字为术后指体侧偏发生的危险因素(OR>1, P<0.05);术后外固定时间长为术后指体侧偏发生的保护因素(OR<1, P<0.05)。结论儿童复拇畸形术后患者存在一定的指体侧偏发生风险, 合并虎口狭窄、手术切口为"Z"字、术后外固定时间为术后指体侧偏发生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