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improve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IPK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IPKP组和PKP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用量、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手术前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并发症。结果 PK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用量与PK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IPKP组和PK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IPK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测定值高于PK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obb角测定值低于PK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ODI功能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ODI功能指数、VAS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有利于维持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远期疗效优于PKP手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