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急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作者:**; 王运红
来源:临床内科杂志, 2016, 33(1): 5-7.
DOI:10.3969/j.issn.1001-9057.2016.01.001

摘要

近年来一系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诊治指南相继颁布,包括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与心力衰竭协会联合发布的急性和慢性心衰诊治指南(简称欧洲指南)[1]、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与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心衰治疗指南(简称美国指南)[2]、2014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中国指南)[3]。上述指南均涵盖了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但由于急性心衰诊治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于慢性心衰而言相对缺乏,关于急性心衰的治疗仍多基于专家共识和临床经验,因而对于急性心衰的诊治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基于此,2014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成人急性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 NICE 指南)[4-5],2015年欧洲心脏学会、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学会和理论急诊医学会联合制定了急性心衰院前和院内早期处理共识(简称共识)[6],这两项指南和共识专门对急性心衰的诊治进行了探讨,对既往指南的急性心衰诊治进一步补充。本文对 NICE 指南和共识作简要介绍和解读。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