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分布的滇牡丹种源花粉活力差异分析

作者:宋静; 王娟*; 杜春; 李进; 余潇; 罗子豪; 潘悦; 张鹏远
来源:植物生理学报, 2022, 58(09): 1675-1684.
DOI:10.13592/j.cnki.ppj.100069

摘要

花粉活力是杂交育种等新品种培育中选配授粉品种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花粉的萌发特性并筛选适合检测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花粉活力的最适培养基和染色试剂,据此比较不同海拔分布的滇牡丹种源人工培育种植植株与野生植株花粉活力的差异,旨在探讨滇牡丹花粉活力与其分布环境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种源花粉活力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结果表明:滇牡丹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30 mg·L-1 H3BO3,其中H3BO3是影响花粉萌发的关键因子;醋酸洋红染色法可快速有效测定滇牡丹新鲜花粉活力;采集分布于海拔2 230~3 469 m间的滇牡丹植株,研究发现其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随海拔高度升高分别呈降低和变短的趋势,且人工种植5年植株的花粉萌发率更高,花粉管更长,花粉活力也显示有随海拔升高生活力下降的趋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