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和辽宁地区80例苯丙酮尿症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李锦; 李晶; 李娜娜; 陈宁; 孟岩; 潘亭亭; 张蔓丽; 朱军; 田亚平*
来源: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 42(08): 843-889.
DOI:10.3969/j.issn.2095-5227.2021.08.011

摘要

背景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氨基酸代谢病,由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活性的部分或完全缺失引起,会使苯丙氨酸在体内蓄积,导致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等损害。PAH基因突变种类和频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目的分析吉林和辽宁地区苯丙酮尿症80例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对2016-2018年吉林辽宁两省医院80例PKU患儿PAH基因的13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包含5’和3’端非编码区,进行一代测序点突变分析。结果 80例患儿共检出161个突变位点,占292个突变等位基因的55.14%。其中,R243Q占比最高(15.75%),IVS11-3 A>T、R413P、IVS4-1 G>A和EX6-96A>G次之,占比依次为4.11%、3.42%、3.08%和3.08%。另外5个低频突变位点Y356*、R111*、R241C、R53H a和IVS2+19 T>C突变频率为1%~3%。此次,我们发现PAH基因1个新的突变点F294S,位于8号外显子。结论依据此次吉林辽宁地区80例PKU患儿PAH基因的突变特点,为该地区预防PKU出生缺陷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