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搜集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41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进行了头颅MR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的患者235例,男:女=1.12:1(124/111),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36±18)岁,15~35岁年龄组患者占62.1%(146/235)。采用SPSS 22.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总数>40,且1<理论频数<5时采用校正卡方检验。配对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以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3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89.8%,211/235)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63.0%,148/2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 000)。按照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确诊"及"很可能"结核性脑膜炎219例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6. 3%,211/219)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67. 6%,148/219)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0)。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143例患者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5. 8%, 137/143)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发现的异常率(88.1%,126/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 035)。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76例患者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7. 4%,74/76)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高(28. 9%,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 000)。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5. 8%(137/143)与97. 4%(7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检验,P=0. 834);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发现的异常率[88.1%(126/143)与28. 9%(22/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 286,P=0. 000)。结论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对颅内病变的发现率高;特别是对于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发现的异常率偏低,而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仍>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