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 构建能够预测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方法研究设计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且接受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通过医院诊疗系统, 提取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R4.2.1软件建立列线图, 基于自举重复抽样法对其预测性能进行验证。根据列线图将患者分为低、高风险组, 采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不同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 以log-rank检验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共有161例晚期NSCLC患者纳入分析, 年龄(65±8.7)岁。161例患者中男性127例, 113例NSCLC病理分型为腺癌, 86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 PS)评分≥2分;113例为ICI联合其他治疗。至2022年12月, 81例(50.3%)患者经历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 其中14例为3或4级irAEs, 15例有多个系统irAEs;86例患者死亡。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晚期肺癌炎症指数(ALI)≥29.8[风险比(HR)=0.48, 95%置信区间(CI):0.28~0.85, P=0.011]、ECOG PS评分≥2分(HR=2.17, 95%CI:1.21~3.90, P=0.009)、出现irAEs(HR=0.40, 95%CI:0.21~0.76, P=0.005)是接受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年龄、性别、ECOG PS评分、irAE和ALI建立列线图, 计算每位患者的总评分, 依据ROC最佳截断值(183.82), 将患者分为死亡低风险组(126例)和高风险组(35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法分析结果显示, 2组患者O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 1)。结论 ALI、出现irAE、ECOG PS评分是接受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综合各种生物预测指标建立列线图, 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生存预后进行预测。
-
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