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以痛为输"手法与法治疗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研究方法,由SPSS 13.0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将早期与中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各60例随机分成"以痛为输"治疗组(A组)和法治疗组(B组),以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PT)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法与"以痛为输"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早中期患者的膝关节屈伸肌力的影响。结果:60°/s角速度伸肌峰力矩(PT)主效应与手法(A、B两组)的交互作用、主效应与分期(早期、中期)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早期、中期)对治疗后伸肌峰力矩的影响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60°/s角速度屈肌峰力矩(PT)主效应与手法(A、B两组)的交互作用、主效应与分期(早期、中期)的交互作用、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0°/s角速度伸肌峰力矩(PT)主效应与手法(A、B两组)的交互作用、主效应与分期(早期、中期)的交互作用、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80°/s角速度屈肌峰力矩(PT)主效应与手法(A、B两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的主效应、主效应与分期(早期、中期)的交互作用、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早期、中期)对治疗后屈伸肌峰力矩的影响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痛为输"手法与法均能改善早中期KOA患者60°/s角速度伸肌峰力矩(PT)和180°/s角速度屈肌峰力矩(PT)。法更利于屈肌肌力的改善,"以痛为输"更利于伸肌肌力的改善。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