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衡量及提升西部地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践行“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内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当地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在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降低卫生支出、分流就医患者、提高卫生服务体系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质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更积极的出生结局、更长的预期寿命、更低的年龄调整死亡率、更低的可避免死亡率、更少的可避免住院治疗和更好的自我报告健康状况之间具有普遍的一致性。然而,当前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服务有效性水平较低、处方合理性较差、医疗服务连续性不强等问题。基于中国基层卫生保健质量队列研究,通过匿名标准化患者方法,应用偏头痛、产后抑郁、小儿腹泻、普通感冒、胃炎、哮喘、心绞痛、腰背痛、压力性尿失禁、高血压、肺结核和糖尿病在内的11种匿名标准化患者病例,探索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概况及提升策略。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内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村医以及持有全科、内科、产科/妇科和儿科执照的临床医生为受访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陕西省154家医疗机构对11种病例进行了259次访问。结果显示,陕西省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接诊医生问诊条目完成率为13.63%(8.33%,21.05%),检查条目完成率为6.25%(0,25.00%);访问中获得正确诊断次数为58次,占比27.36%;处置得分为0.49(0.33,0.70)分。PPPC-CN量表得分为2.38(2.12,2.76)分。USP候诊时间为4(1,10)分钟,就诊时间为7(5,10)分钟,就医总时间为15(10,25)分钟。USP就诊的总费用为12(0,45)元。总之,陕西省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性、以患者为中心、及时性和效率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关部门应加快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构建基层临床路径以有效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能力,加强以患者为中心服务模式,实施综合培训模式以提升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