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护士灾害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我国护士队伍灾害素养精准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便利抽样,于2021年9–10月抽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护士进行线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所调查护士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职业特征、灾害救援特征、自我效能及灾害素养水平。灾害素养水平使用前期开发的临床护士灾害素养模型进行测评。结果 共调查全国护士107 997名,灾害素养得分为(255.62±53.9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非标准化回归系数(non-standardized regression coefficient,B)=2.36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647~3.082]、男性(B=9.418,95%CI:7.892~10.944)、本科及以上(B=3.822,95%CI:3.195~4.450)、三级医院(B=3.569,95%CI:3.000~4.138)、军队/地方公立医院(B=2.606,95%CI:1.750~3.463)、急诊急救科(B=2.921,95%CI:2.149~3.694)、中级职称(B=2.918,95%CI:2.209~3.627)、高级职称(B=5.801,95%CI:4.448~7.155)、参与过灾害救援(B=5.566,95%CI:5.020~6.112)、所在单位参与过灾害应急救援(B=3.257,95%CI:2.429~4.084)、所在单位已组建灾害救援队(B=5.967,95%CI:5.103~6.831)、读书期间接受过灾害护理教育(B=6.205,95%CI:5.621~6.790)、工作期间参加过灾害教育培训(B=8.776,95%CI:8.027~9.525)、自我效能(B=5.117,95%CI:5.069~5.165)是我国护士灾害素养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护士灾害素养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仍亟须提升。下一步应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女性、大专及以下、读书期间没有接受过灾害护理教育、初级职称、妇儿科及辅助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二级医院、个人和所在单位没有灾害救援经验、所在单位没有建立灾害救援队、工作期间没有接受过灾害护理教育培训及自我效能低的护士,并采取措施提升其灾害素养水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