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民族"自1912年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中华民族代表境内各民族"的"国族"共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同时作为"国族"和"文化族群"概念使用。作为"国族"概念的中华民族源头,应为文化认同中通过"大禹治水""和睦万邦"凝聚形成"夏朝"的国族"夏族",而非"华夏"族群。站在国族视角看中华民族内部成员结构及相互关系,中华民族为"一体多元、同源异流"的族群共同体。

  • 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