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评估"两型社会"建设是否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发挥了作用,本文以长株潭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视角出发,融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PM2.5浓度观测数据和相关专题数据,运用遥感技术、GIS空间分析和数学统计理论与方法,构建了顾及多源地理要素特征的城市PM2.5污染时空变化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年均和季节时间尺度分析PM2.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格局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两型社会"建设期间,长株潭主城区PM2.5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和明显的季节差异,但整体仍严重超标;主城区内PM2.5浓度空间差异与土地利用类型显著相关,建设用地面积比例越高、园林地越低,PM2.5浓度越高。该研究结果对于开展污染防治、指导土地利用开发以及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