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人群CYP2C9及VKORC1多态性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稳态剂量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多项非遗传因素, 建立华法林稳态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筛选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安贞医院、天坛医院心内科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汉族房颤患者, 共计544例。检测其CYP2C9基因的第1、2、3和7号外显子以及VKORC1第1 639号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 同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华法林稳态剂量、合并用药情况。结果共得到4种CYP2C9基因型:CYP2C9*1*1(93.57%, 509/544)、CYP2C9*1*2(0.18%, 1/544)、CYP2C9*1*3(5.88%, 32/544)和CYP2C9*1*60(0.37%, 2/544)。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到3种基因型, AA(82.72%, 450/544), GA(15.99%, 87/544)和GG(1.29%, 7/544)。在达到抗凝指标(国际化标准比值2.0~3.0)后, CYP2C9*1*1与VKORC1 GA/GG的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最高, 可达(3.70±1.34)mg/d, 两种基因均为突变型(CYP2C9*1*2, *1*3, *1*60与VKORC1-GA, GG)的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最低, 为(2.17±0.29)mg/d(F=22.09,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表面积、是否联用胺碘酮、CYP2C9及VKORC1基因型华法林稳态剂量的独立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4.44、-2.90、-6.96、2.14, P<0.05), 建立了华法林稳态剂量预测模型。结论体重、身高、体表面积、性别、吸烟及联用胺碘酮对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稳态剂量能够产生影响, CYP2C9和VKORC1突变基因型与华法林稳态剂量明显相关;根据遗传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的稳态剂量。
-
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