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协商议事是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途径,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农村的实践。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协商治理形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协商治理格局。文章借助fs QCA3.0软件,对29个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得出实现乡村有效协商有三个必要因素:协商制度的效力、村内非正式组织的介入和政府参与,并将乡村有效协商呈现的九条组态路径,归纳为三种类型:政府主导型、村内驱动型和多元共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