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手前臂手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体重50~7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20):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组(RL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组(RLD1~4组)。采用经肌间沟及腋路法行臂丛神经阻滞,RL组经肌间沟及腋路分别注射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20 mL;RLD1~4组分别注射含右美托咪定[0.5μg/kg(RLD1组)、0.75μg/kg(RLD2组)、1.0μg/kg(RLD3组)、1.5μg/kg(RLD4组)]的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20 mL。记录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镇痛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静程度和呼吸抑制、寒战、呕心呕吐、气胸和局部麻醉药中毒等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结果与RL组比较,RLD1~4组镇痛、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在T1~2,RLD1~2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减少、Ramsay值增加;在T1~3,RLD3~4组BIS值减少、Ramsay值增加,MAP与HR值降低(P<0.05)。与RLD1组和RLD2组比较,RLD3~4组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在T1~3,BIS值减少、Ramsay值增加(P<0.05);与RLD3组比较,在T2~3,RLD4 BIS值减少、Ramsay值增加(P<0.05)。RLD1~2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在T1~2,RLD1~2组BIS值减少、Ramsay值增加;在T1~3,RLD3~4组BIS值减少、Ramsay值增加,MAP和HR值降低(P<0.05)。RL组中出现1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少数患者在RLD3~4组中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在RLD4组出现过度镇静。结论应用1.0μg/kg右美托咪定加入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经肌间沟及腋路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延长镇痛持续时间,镇静程度合适,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