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东垣“阴火”证实质是在脾胃气虚基础上产生的内伤发热证,特征主要有四点:1.“阴火”证是内伤热中证,不包括外感热病;2.“阴火”证是脾胃气虚为本,火热为标的本虚标实证,非纯虚证,其火热性质为实火而非假火;3.“阴火”证属于寒热错杂证;4.“阴火”证属于郁火证。临床治疗“阴火”需注意以下三点:1.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是基本治则,以益气升阳为主,但不同病症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三法各有侧重;2.寒热并用是基本治则,在健脾益气升阳的基础上,据火热性质而用不同的清热泻火方法;3.治疗“阴火”证需“火郁发之”,需注重条畅气机和用风药发散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