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迟子建善于以朴素的文学语言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其长篇小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东北地域百年的历史与现实,勾勒出了完整的记忆框架。作为记忆的载体,迟子建的长篇小说融汇了个人和集体记忆的复杂样貌,并以"东北"为记忆场域延展出巨大的意义表现空间。正史文献中被忽略掉的"人"以及被逐渐淡忘的记忆在迟子建的虚构和想象中得以激活、重现,宏阔的叙述笔法在彰显记忆的功能性意义的同时,尝试保留一份真实的社会历史档案。迟子建对东北黑土地的历史与文化、现实与记忆的持续性书写,使得其长篇小说具有深厚的内在意蕴和艺术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