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变性和损伤很大程度地阻碍DNA的复制和转录,所以研究DNA在生理环境下损伤和变性的机理能更好地研究其理化性质,并对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气相和液相环境下DNA进行对比,发现液相环境中获得的DNA图像比在气相环境中的更清晰,并且液相中的DNA更柔韧、松弛.其次研究在液相环境下二甲基亚砜(DMSO)、过氧亚硝酸盐(PN)对DNA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DMSO浓度增加,DNA的变性程度增强,环状DNA分子由没有缠绕的结构扭转为重叠螺旋的结构.同时随着PN浓度的增加,线状DNA从自然拉伸变为更加弯曲的状态,而且会断裂成较短的DNA片段.最后使用模型图加以解释,DMSO和PN使DNA的结构发生变化,变得不稳定后发生损伤和变性.
-
单位数理学院; 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