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笔者反复研读《伤寒论》,初起对书中阳明篇急下三证了解甚浅。《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乃阳明篇有名的急下三证。何以此三条为急下证,而急下的临床意义到底为何?笔者通过临证一例对此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