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报纸广告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不良广告主要表现在虚假医药、色情、欺诈等方面。国人基于报纸的社会责任考量,对报纸广告提出了"广告伦理化"诉求,并将美国报纸广告选择性建构为恪守社会责任的典范,以供国内的报纸镜鉴。这些努力体现了国人力图通过"专业化"路径净化报纸广告,促进报纸广告健康发展的尝试。但国人在引介美国报纸广告伦理规范之时,带有消极的比较视野,引介者有意识的过滤了不利于建构美国广告伦理规范形象的信息,选择性美化美国经验,实际效用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