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规模化奶牛场常中有犊牛发生感光过敏,且犊牛发病率占有较高的比例。经过调查分析,发病犊牛大多在1月龄内,还属于未断奶阶段,病灶发生在无色素沉着皮肤或无毛皮肤区域,表现为脱毛、脱屑、充血、水肿、渗出、结痂等病理变化。犊牛发生感光过敏前曾有过腹泻、高烧、气喘等病症,使用过注射用头孢噻呋、恩诺沙星注射液、磺胺类药物、土霉素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药品,且有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最终确诊为药源性感光过敏,分析具体原因是使用了致光过敏的药物,且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因此,要科学去除致犊牛感光过敏的因素,提高犊牛期的科学用药水平,增强基层兽医对本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