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是推进当前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不同于经验性理解,概念性理解是指超越具体事实或现象,在抽象观念(概念、原理或理论)的层面上把握事物间联系、机制或变化的深层次理解。概念性理解的形成是通过反省思维对事物意义不断概念化的过程。其表现特征体现在个体的知识组织和提取、模式识别或问题表征、解释与预测现象、问题解决与应用迁移等诸多方面。概念性理解本位的学科课程学习是一种以现实为指向的建构性学习,是将学科知识和实践方法逐渐转化为学生对所处世界不断概念化的工具和资源的过程。它需要改变既有的学科课程设计和学习范式,以大观念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观念的持续探究和建构过程。培养学生概念性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它让学生能够生成跨时空、可迁移的知识,在观念层面开展深度思维或推理,在纷繁变幻的现象中发现秩序和规律。在更深层次上,培养学生概念性理解能力有助于转变我国长久以来的实用理性传统,孕育指向理论创新的科学理性文化,从教育的角度寻求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可能途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