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毛主席对于抗日战争中"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的"三阶段"预判,①不光为历史成就所证明,而且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 首先,就我国当前阶段对外关系而言,虽然并不完全是"敌强我弱",但是在并未取得对美国主导的西方总体优势的局面下,将其视为一个类似于"战略防御"或者"防守反击"的态势,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笔者将这一阶段称为"大国关系的调整期",主要是因为美国对华战略表面上来势汹汹,但事实上实力对比今非昔比,拉帮结派而漏洞百出,以"民主与专制"作为思想政治工具也捉襟见肘.这一"调整阶段"至少持续到2024年,这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不光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台湾地区等届时将要面临2024年选举,这些国家与地区的选举将产生巨大而难以估量的"外溢"效应,同时,这也将是疫情后国际政治经济重组的一个关键时刻.更重要的是,多项国际预测表明,今后的若干年,将会是中国GDP总量超过美国的敏感时段.如果我们在这一"防守反击"的战略阶段能站稳脚跟,对以后的长期发展做好通盘筹划,那么中国以一个稳健进取、和平开明的发展中大国姿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博弈,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