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中国苏州地区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基因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并对携带致病突变基因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基因筛查和风险管理。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10月确诊的8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早发性乳腺癌40例,家族性乳腺癌36例,三阴性乳腺癌35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者外周血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外显子及其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致病突变与ClinVar数据库进行对照,确定是否为新发现的致病突变。通过对家系先证者进行遗传咨询和肿瘤易感基因检测,进一步对携带致病基因患者的健康家系成员进行BRC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85例乳腺癌患者中BRCA1和BRCA2的总致病突变率为21.2%(18/85),其中BRCA1致病突变率为11.8%(10/85), BRCA2致病突变率为9.4%(8/85)。在18例致病性突变患者中发现3个新发位点,分别为BRCA1基因c.1559dupA,BRCA2基因c.8939-8941delinsT和BRCA2基因c.3677-3678insATGAAAT。进一步对携带BRCA1/BRCA2致病性突变家系的一级亲属进行基因检测,共发现3例健康者携带BRCA1/BRCA2致病性突变,其中2例为BRCA1突变(c.3607C>T,c.1700-1701insA),1例为BRCA2突变(c.2259delT)。在5个独立家系中发现重复突变BRCA1:c.5470-5477delTGCCCAAT。发现新发意义不明突变位点36个,均为错义突变。早发性、家族性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突变频率分别为20.0%、36.1%和25.7%,同时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早发性病例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66.7%vs.11.8%,P=0.010)。有家族史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BRCA2基因致病性突变频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42.9%vs. 7.1%,P=0.028)。结论 本研究丰富了中国人群BRCA基因突变频谱,临床医师应重点关注有家族史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基因突变情况。如家系成员中发现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应对高危人群应进行风险管理,从而真正实现肿瘤的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