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观察

作者:王朝清*; 高晓磊; 焦全德; 任明芬; 袁磊
来源: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 48(02): 275-278.
DOI:10.13479/j.cnki.jip.2021.02.024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焦虑组(n=45)和非焦虑组(n=35),同时将焦虑组分为轻度焦虑组(n=21)、中度焦虑组(n=13)、重度焦虑组(n=11)三个亚组;观察比较四组内皮功能评估指数(RHI)、内皮祖细胞(EPCs)、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细胞间黏附因子-1(CAM-1)水平,分析焦虑组患者的SAS评分与上述有差异指标的相关性;另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随访观察,比较患者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中、重度焦虑组患者的RHI和EPCs水平低于非焦虑组及轻度焦虑组,ET-1水平高于非焦虑组及轻度焦虑组(P<0.05)。(2)中、重度组患者的CK-MB、hs-CRP和CAM-1水平高于非焦虑组及轻度焦虑组,重度组患者的CAM-1水平高于中度焦虑组(P<0.05)。(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AS评分与RHI和EPCs水平呈负相关,与ET-1、CK-MB、hsCRP、CAM-1水平呈正相关(P<0.05)。(4)随访1年结果显示,焦虑组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5)。结论焦虑症可能通过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肌酶表达来改变疾病进展,且其预后不良事件风险更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