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全球范围内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EMA)和食品欺诈信息,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EMA数据库提供借鉴。方法搜集美国药典委(theUnitedStatesPharmacopeia,USP)食品欺诈数据库的EMA信息,对1980~2018年在全球范围发生的4102条食品掺假事件作归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掺假分为替代或稀释、人工增强、非法添加物、标签作假和产地作假等6个类型; EMA信息来源主要为学术文献(59.5%)、媒体报道(31.0%)和监管抽查(5.7%);欺诈事件发生率地区排名前三位为印度、中国大陆、美国;按我国食品分类标准28类分析,食用油脂、乳制品、肉制品、酒类、调味品、饮料和蜂产品等7类产品占所有掺假食品类别的90%以上;牛奶、橄榄油和蜂蜜高居掺假食品产品前三,分别占13.1%、7.8%和6.9%;水产品、果品和蔬菜以及制品、饮料作物产品高居掺假农产品产品前四,分别占54.6%、11.0%、8.0%和7.6%;稀释或替代是最主要的掺假方式;目前最常用的掺假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结论EMA是全球性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EMA数据库是预防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