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MRI在诊断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M)中价值和临床术后病理对照。方法搜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AAM,回顾性分析AAM的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好发部位、影像特点、生物学行为(生长方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12例AAM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1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6.3岁;盆腔5例,外阴3例,会阴2例,臀部1例,病灶广泛无法确定具体部位1例,4例跨区生长;球形、椭圆形、哑铃状8例,不规则形状4例;CT平扫9例呈较大或巨大囊实性肿块,8例呈较均质略低密度灶,密度与肌肉相近或略低,12例动脉期较明显强化,边缘强化为著,7例其内"散在细条状强化",9例静脉期、实质期继续强化呈"环状、弧样",12例瘤体边缘呈血管样强化。MRI:8例T1WI一般呈略低于同层肌肉信号影,10例T2WI呈略高于同层肌肉信号影,10例肿瘤快速强化、且较均匀,出现特征性"漩涡状"征象,与周围结构关系分界不清;12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前行DSA检查及栓塞治疗,占比33.4%,起到缩小肿瘤,减少出血,降低手术切除难度的作用;有5例术后定期随访,提示术后复发征象,复发率为41.7%。结论 MSCT应用方便快捷,虽MRI检查时间长,但MRI可以冠、矢状多方位扫描,还能分析肿瘤成分,二者结合,能更清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尤其MRI特征性"漩涡状"表现,对诊断AAM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为临床提供术前诊断/术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