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缓和中国人的反日情绪,日本政府顺应国际退还庚款的趋势,于1923年3月推动国会通过《对华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案》,后经与中国政府协商、换文,组建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以资助中日文化交流,补助中国留日学生学费等"东方文化事业"。无论中国政府、文化教育界,还是留日学生,对此均抱有期待,尝试中日文化"合作"。如中日签订《汪—出渊协定》,文化教育界提出"合作"建议,留日学生乐观地认为"反日运动"将从此消失。但是,随着"东方文化事业"的开启,他们发现所谓退还庚款不过是日本政府虚晃一枪,而"东方文化事业"不过是日本侵华扩张的一种方式而已,于是从"合作"转向对抗,使原本脆弱的中日关系又增加了一层文化对抗的因素。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