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业现代化是《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一个隐性议题,具体呈现为农业工业化、农村社会关系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三个维度。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本质,农村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农民职业化则彰显了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向度及其资本限度。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农业工业化,农业越来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门,为资本所支配。要推动农业工业化,资本不仅需要变革原有的农村关系,建构一套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基础;而且需要通过对传统农民的改造,创造出适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雇佣劳动者。这一过程既表现为资本剥夺农民的残酷血腥过程,也昭示着人类摆脱“人的依赖关系”迈向“物的依赖性”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农业农村农民更高形态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历史孕育过程。基于马克思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视域,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以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自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