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系统回溯国外冰球运动相关性脑震荡研究脉络与理论成果,总结梳理该领域的研究动向。研究显示:1)青少年冰球运动员是脑震荡高发群体,各级别赛事脑震荡发生率的性别差异未有定论,角色风险与赛事特点相关性较高;2)身体冲撞是冰球运动相关性脑震荡主要的损伤机制;3)King-Devick测试、定量脑电图测试、液体生物标志物检测是冰球运动相关性脑震荡常用的定量测试方法,眼动追踪生物标记被逐步应用;4)规则更改与执行,头盔、护齿器等护具使用,是预防冰球运动相关性脑震荡的重点策略;5)结构化有氧运动可能是治疗冰球运动相关性脑震荡的有效措施,运动员重返赛场需基于生理指标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及分级锻炼策略。建议国内冰球运动相关人员建立并筑牢脑震荡危害意识,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降低发生率;运动医学领域需逐步构建冰球运动相关性脑震荡体医融合预防体系,运动生物工程领域需创新性研制高科技定量诊疗设施和康复方法,加速损伤康复进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