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于DWI和ADC值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诊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单次激发平面回波三向同性扩散加权成像以及常规MRI平扫对所选120例脑梗死患者开展检查,120例脑梗死患者中包含超急性期患者40例,超急性期指的是起病到检查之前时间低于6 h;急性期患者40例,急性期指的是发病到检查之前时间7~72 h;亚急性期患者40例,亚急性期指的是发病到检查之前时间3~10 d。利用ADC图测量脑梗死患者梗死病灶ADC平均值,观察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的ADC值改变情况。结果 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以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在DWI上呈现高信号,ADC值和对侧比较显著降低,由于时间的延长ADC值从低到高,由此可见ADC值和时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大量研究资料显示脑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血小板产生聚集,属于导致脑梗死疾病出现的主要因素,因为患者过多摄入高脂肪以及高蛋白质食物,身体长时间处在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状态,导致患者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流动速度下降,加快血栓形成,损伤到脑动脉血管,从而产生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与狭窄,血小板大量聚集到粥样斑块病变位置,倘若血管壁硬化斑块出现脱落,那么会和血栓共同阻塞动脉血管,引发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脑组织产生缺氧与缺血表现,加快脑组织细胞坏死速度,患者神经系统出现损伤,从而产生脑梗死,脑梗死患者的病灶ADC值存在特征性演变规律,临床中根据DWI检查,ADC图能够对脑梗死疾病开展分期诊断,同时能够动态观察疾病治疗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