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磁共振(MR)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在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理论缺血半暗带检测及临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9例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随访12周以上,并回顾分析其MR图像。根据随访徒手肌力测试(MMT)分成预后好组(A组)和预后差组(B组)。计算理论缺血半暗带(IP)采用最大梗死层面脑血流(CBF)异常灌注(SCBF)减去DWI图梗死面积(SDWI)。分别比较两组理论IP区CBF与对侧的差异,并分析理论IP区病灶/对侧相对CBF(r CBF)在两组间的差异及诊断效能。结果 27例患者存在理论IP(SCBF> SDWI),另外2例患者SCBF≈SDWI。两组梗死区和IP区的CBF均较对侧明显降低(P <0. 05)。A组IP区r CBF高于B组(P <0. 05)。ROC曲线示IP区r CBF在两组间最佳诊断界值为0. 428。结论 3D-pcASL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理论缺血半暗带计算并有效判断患者预后及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