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描述北京市猴痘确诊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为后续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2023年5月31日至9月6日医疗机构报告的主动就诊及密接排查发现的203例猴痘确诊病例,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其三间分布、发病就诊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 203例猴痘确诊病例年龄范围17~56岁, 男性占99.51%(202/203), 以无业/待业人员为主(50例, 24.63%), 自由职业者有14例(6.90%), 学生6例(2.96%)。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人群183例(90.15%)。具有明确暴露时间的有86例, 潜伏期均值为8.85 d。病例发现方式以主动就诊为主, 占95.07%(193/203)。有症状的有201例, 主要症状为皮疹(97.54%)、发热(67.98%)及淋巴结肿大(33.00%);出疹部位涉及全身多个不同部位, 无明显时间顺序。有明确的就诊记录病例198例, 发病到首次就诊时间间隔为0~38 d, 中位数为4 d, 首诊检出率为52.53%(104/198);HIV感染者占44.33%。结论北京市猴痘疫情主要在MSM人群中流行, 通过男男性接触方式传播, 平均潜伏期8.85 d。症状以发热、皮疹为主, 多为轻症患者, 首诊诊断率较低。性伴多不固定, 导致疫情风险人群判定较难, 疫情防控存在一定难度。

  • 单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