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碳中和时间的提出,交通部门成为我国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基于LEAP构建中国交通部门碳减排模型CERM-CT,包含4类228种减排技术和措施,设计基准、碳减排和深度碳减排3组情景,深度分析了交通部门背后的驱动因子和服务需求,并对技术措施进行了成本有效性分析,提出了中国交通部门低碳发展转型路径。结果表明,降低车辆能耗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较为成本有效,运输结构调整碳减排潜力大。碳减排情景下,交通部门长期碳排放2050年下降到4.4亿t,相比基准情景减排69.7%,较基准年碳排放减少3.3亿t,有望在2060—2070年间实现碳中和。深度碳减排情景下,交通部门2050年碳排放下降到1.9亿t,相比基准情景和碳减排情景分别减排86.9%和56.9%,较基准年和碳减排情景分别减少碳排放5.8亿t和2.5亿t,有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断提高燃油经济性,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和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是交通部门实现低碳发展转型的必要减排手段,分别能带来25.0%、16.7%、8.3%和50.0%的减排量。深度碳减排情景下2021—2030年和2031—2050年的低碳交通新增固定投资分别为4.2万亿和6.3万亿,平均每年0.4万亿,主要用于新建基础设施投资、终端用能设备改造、低碳技术研发等,其中新建基础设施投资占较大比例,均超过两个时间段总投资的80%。中国交通部门实现低碳发展转型需不断优化运输结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研发低碳技术,加大对低碳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