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晚熟桃"映霜红"为试材,通过对桃果面、果蒂处带菌量分析,并进一步对病原真菌分离纯化,明确晚熟桃采后0℃贮藏过程中锈斑处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致病性。结果表明,晚熟桃锈斑病一般在采前出现浅褐色锈斑;新采收的晚熟桃果蒂锈斑处微生物总量为(4.50±0.05)lg(CFU·g-1),显著高于果面处(3.51±0.03)lg(CFU·g-1)(P<0.05);在果面和果蒂处共分离出8种真菌,其中病原真菌A-1的分离率最高,达43.8%,该菌有伤接种致病率达100%。结合病原菌的生长特性、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和病原菌rDNA-ITS检测结果,病原菌A-1鉴定为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链孢霉目(Moniliales)黑霉科(Dematiac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该病原菌加剧了贮藏后期晚熟桃果蒂处褐腐病的发生。
-
单位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天津农学院;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生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