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东北方言中,很多词都带“打”字,比如吵架是打嘴仗,觅食叫打食儿,劈木头叫打柈子,拍后脖颈叫打脖溜儿,大人把小孩提起来叫打提溜儿。这些打字跟动作有关,还好理解,可有些带“打”字的词理解起来就得凭经验了。比如打人儿,这个打人不是真的打人,是形容打扮时髦,令人眼前一亮的意思。比如你打哪来?这个打是从的意思,你从哪儿来?比如打圈子,是指母猪发情。还有,形容车陷入泥泞原地转悠叫打误、打磨磨,仰泳叫打飘扬,溜冰叫打出溜滑,放赖叫打无赖,钱收不回来叫打水漂,心中盘算叫打小九九,故意掩饰转移话题叫打马虎眼……我猜想,这么多带“打”字的方言是不是跟词汇贫乏有关,同时也体现了严寒气候条件下人们的性格,能简约的简约,能直接的直接,嘁里咔嚓,爽快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