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10年至1939年,在美国拥有庞大读者群并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诗派,并非是以艾略特和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而是以弗罗斯特和米蕾为代表的非现代派诗人。直到新批评派在美国高校呼风唤雨的四十至六十年代,现代派诗人在诗坛的主导地位才得以确立,现代派诗歌经典也由此逐渐形成。然而,美国学院派文学史家在书写这段时期的诗歌史时,无一例外地以现代派诗学为权威话语,这种书写方式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解析现代派诗人对大众读者的态度及其对心目中理想读者的定义,有助于我们透过现象捕捉到文学史背后潜藏的诗坛政治,从而对这段时期美国诗坛的流派和诗学争鸣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知。
-
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