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医院确诊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5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全身麻醉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阻滞后(T2)、气腹建立(T3)、气腹撤退(T4)及手术结束(T5)时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以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52,P<0.05),苏醒期躁动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5,P<0.05)。观察组MAP和HR水平在T2、T3、T4和T5时的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AP=2.104,t=4.200,t=4.256,t=4.547:tHR=3.774,t=4.709,t=5.710,t=7.989;P<0.05)。两组患儿术后4 h、12 h、24 h和48 h时的VAS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患儿术后4 h、12 h及24 h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5,t=13.593,t=14.501;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x2=2.789,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儿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更好,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 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