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是台湾道教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明中后期以降,尤其明清之际,道教随着闽粤汉人军民迁徙来台而先后传入澎湖列岛及台湾本岛。明郑时期已有职业化道士在岛内从事法事活动。道教宫观在台湾的出现则要早于职业化宗教人士之入台,并通过分香、分灵、刈香、进香等方式与大陆祖庙、主神保持从属关系。清代,闽、粤民众几次大规模的迁徙来台,为道教的传播、发展与壮大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道士全面介入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在禳灾送瘟、丧葬礼俗等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