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代甘肃地区时有瘟疫发生,共有19个年份发生了52县次瘟疫,平均14.58年发生一次。从时间上看,瘟疫主要发生在景泰、正德、万历、崇祯四朝;从空间上看,平凉县、镇原县、清水县、合水县等地的瘟疫较为严重。甘肃多地暴发瘟疫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引起的大饥荒。饥疫并至,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经济衰败、社会动荡不安。为此,各地政府积极应对,或施药救治,或赈灾减灾,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