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电学特征的单发室性期前收缩对心脏瞬时泵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曾晨卉; 范咏梅; 邓策; 张弛原; 刘启明*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 36(02): 183-188.
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20.02.020

摘要

目的:研究无基础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学特征对左心室瞬时泵血功能的影响,深入理解室性期前收缩导致心肌病的机制。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体检人群中无明确心脏器质疾病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71例,分析每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联律间期、起源位置及QRS时限),并在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瞬间利用心脏彩超监测左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并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心电图特征与左心室泵血功能的关系。结果:与窦性心律相比,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时LVEF减少31.5%(37.5%∶69%,P<0.05),LVEDV减少46%(52 ml∶97 ml,P<0.05),SV减少63.6%(24 ml∶67 ml,P<0.05)。与左心室流出道及非流出道比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时LVEF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左心室流出道及非流出道比较,右心室流出道及右心室非流出道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对SV减少的影响更大(P<0.05)。不同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对LVEDV的影响并无统计学差异。联律间期在<400 ms时对LVEF及SV影响最大(P<0.05);联律间期在501~550 ms时,室性期前收缩对LVEF的影响最小,此时LVEF约减少33%;与501~550 ms相比较,联律间期<400 ms时LVEDV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窄QRS(≤150 ms)相比,宽QRS(>150 ms)能明显增加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时LVEF及SV的减少率(P<0.05),而两者对LVEDV减少的影响则无明显差别。LVEF、LVEDV及SV的减少率与联律间期均呈负相关性(r=-0.6、-0.324、-0.361,P<0.05)。结论: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时,左心室泵血功能明显受损,泵血功能受损的程度可能与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位置、联律间期及QRS时限有关。不同心电图特征的高负荷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结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