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学学半。"何意?意即"教是学的一半",文句源自《尚书·兑命》。"兑"即"悦",所昭大意于别类文献可见,如《礼记·学记》道,"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前苏联"合作教育学"和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之义,言说师生关系的"相对"而"相成"的转变,道理与其相似。看来民族经典文化意义在于独特又普遍,既有别于其他体验与收获,又备具人类追寻与概括的共知共理。《学记》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体系完整的教育文献,乃先秦儒家学派大师们依循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抽象经验,提炼观点而成。论及"教学相长",作为《学记》重要论点,其最大贡献是首示"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研读《学记》发现,"教学相长"之"教学"确非现代"教学"之意义,特指"教"和"学"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