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胸腺癌的临床表现及MSCT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3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CT图像分析:肿块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强化程度、肿块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心包/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原发性胸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55.3±13.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2.91︰1);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其次为气促、咳嗽。43例软组织肿块位于前纵隔,38例呈偏侧性生长,5例沿中线向两侧生长,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最大径为3.8~13 cm,平均(7.2±3.5)cm;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影,CT值(32.3±10.7)Hu;密度较均匀4例(2.3%,4/43);密度不均匀39例(97.7%),其内见斑片状坏死/囊变;17例病灶内见钙化灶。肿块-心脏大血管界面征阳性42例;肿块-肺界面征阳性13例;合并心包/胸腔积液29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5例;伴远处转移12例。增强扫描肿块以中度强化为主,囊变坏死区无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分别为(58.2±16.1)Hu、(64.0±18.6)Hu。结论 原发性胸腺癌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前纵隔偏侧生长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以中度强化为主,肿块常侵犯邻近组织器官。MSCT不仅能够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还能显示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术前正确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