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圳地铁10号线凉帽山车辆段出入线三线隧道初期支护的临时支撑采用独特的"井"字型设计,开挖采用三台阶"9洞6步"法施工。隧道所处位置埋深浅、偏压、跨度大,隧道二衬施工时"井"字型临时支撑拆除难度大,风险高。传统的CRD施工方法,中间部位只有一道水平和一道竖向临时支撑,隧道二衬施工时"+"字型临时支撑拆除与"井"字型临时支撑相比,拆除难度低,风险也相对较低,可借鉴经验较少。为降低风险,确保施工安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隧道二衬施工时采用"3层浇筑、4次拆除"的施工方法。
- 单位
深圳地铁10号线凉帽山车辆段出入线三线隧道初期支护的临时支撑采用独特的"井"字型设计,开挖采用三台阶"9洞6步"法施工。隧道所处位置埋深浅、偏压、跨度大,隧道二衬施工时"井"字型临时支撑拆除难度大,风险高。传统的CRD施工方法,中间部位只有一道水平和一道竖向临时支撑,隧道二衬施工时"+"字型临时支撑拆除与"井"字型临时支撑相比,拆除难度低,风险也相对较低,可借鉴经验较少。为降低风险,确保施工安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隧道二衬施工时采用"3层浇筑、4次拆除"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