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深圳地区猴痘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9日至7月18日期间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9例猴痘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液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等资料。采集流行病学信息,对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治疗和预后数据进行总结。结果 49例患者经PCR检测猴痘病毒(MPXV)阳性100%(49/49),所有患者均为男性(49/49)。中位年龄为29岁(21~48岁)。49例患者中45例为男性性接触人群(91.84%),2例为双性恋。平均住院时间为6.55d,平均潜伏期为8.64d。30例为合并HIV感染者(61.2%),17例合并梅毒(34.69%),1例合并淋巴瘤(2.04%),4例合并肛周脓肿(8.16%)。合并HIV感染的猴痘患者,有90%(27/30)接受了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所有患者均出现皮疹,分布于肛门和生殖器(38/49,77.55%)、躯干和四肢(34/49,69.39%)、颜面部(19/49,38.79%)、脚底和手掌(2/49,4.08%)、淋巴结肿大的部位为腹股沟(43/49,87.76%)、颈部(36/49,73.5%)、腋窝(26/49,53.06%)、锁骨上窝(5/49,10.2%)。非HIV感染的人群出现发热症状及肛门和生殖器出现皮疹的比例均比HIV感染人群更高(均P<0.05)。结论 深圳地区猴痘的传播流行以男性性接触人群占大多数,所有患者病情均较轻,非HIV感染的人群发热、肛门和生殖器出现皮疹的比例更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