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的相对压成像技术评估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内压力差(IVPD)及左心室内压力梯度(IVPG),探讨其评估PCI术后疗效及作为评价冠心病患者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2年3—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择期行PCI的51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以健康查体志愿者46例为对照组。常规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参数,采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测得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缓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AC)的IVPD和IVPG。分析对照组、PCI组术前3 d、PCI组术后1周心功能参数、舒张期IVPD及IVPG的变化特征,并分析舒张期IVPD及IVPG与常规舒张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PCI组术前3 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E/A、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环间隔和侧壁在舒张早期的平均速度(e’)及整体纵向应变绝对值低于对照组,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A)、E/e’均高于对照组(t=5.51、-27.36、11.23、7.82、14.86、-17.38、-4.13、-10.65、-7.30、9.11,P<0.001)。PCI术后1周与术前3 d比较,左心房容积指数、E/e’减低,e’增高(t=2.87、-6.74、2.51,P均<0.05)。PCI术前3 d IR期、RF期、SF期、AC期IVPD(t=34.79、12.45、7.88、13.69)和IVPG(t=13.03、8.18、5.64、13.01)均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1周各期IVPD(t=-18.03、-2.58、-5.23、-7.05)和IVPG(t=-7.14、-2.84、-2.63、-5.89)均高于术前3 d(P<0.05)。IR期IVPD和IVPG(r=0.548、0.385)、AC期IVPD和IVPG(r=0.450、0.453)分别与e’呈正相关(P均<0.01),分别与左心房容积指数和E/e’呈负相关(IR期:r=-0.776、-0.577、-0.797、-0.699;AC期:r=-0.614、-0.550、-0.660、-0.567;P均<0.01),且相关性较RF期和SF期好。结论 相对压成像技术实现了心导管技术指标IVPD和IVPG的无创化直观准确定量测定,IR、AC期的IVPD和IVPG可作为评价冠心病及PCI术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长期监测及预防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新指标。
-
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