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以及评估对外周血RANKL、OPG表达的影响。方法 纳入自2018-06—2020-06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观察组66例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对照组54例未进行利塞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后凸Cobb角、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腰椎、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疼痛VAS评分、ODI指数、OQOLS评分,以及骨代谢水平。结果 120例术后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12个月腰椎、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部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OQOLS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2个月血清BGP、PINP、OPG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血清β-CTX、TRACP-5b、RANK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同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骨代谢异常状态,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增强骨密度,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也降低了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
-
单位武汉市第九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