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鸡公山蝴蝶资源与区系

作者:刘争; 蔡东章; 刘昊; 李南静; 刘伶利; 王德森*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4(01): 50-60.

摘要

在鸡公山及其周边选择不同类型生境设置6条样线,2018年5—9月开展了蝴蝶群落调查,共记录和采集蝴蝶2693只,隶属于KRISTENSEN等的分类系统5科70属113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灰蝶科Lycaenidae个体数量最多,为该区域的优势类群;蛱蝶科Nymphalidae有32属49种,种类最丰富、结构最稳定;凤蝶属Papilio、环蛱蝶属Neptis分别发现8种和7种,为属级优势类群;斑缘豆粉蝶Colias erate(Esper)、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蓝灰蝶Everes argiades (Pallas)和红灰蝶Lycaena phlaeas(Linnaeus)是鸡公山的优势种;首次发现中华麝凤蝶Byasa confuse (Rothschild)和连纹黛眼蝶Lethe syrcis(Hewitson).区内蝴蝶群落的种-多度曲线呈正态分布模式,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73、0.79、14.18和0.11,在植被丰富、干扰较弱的生境中各指数均较高,且优势度指数较低.6—7月份,鸡公山区域蝴蝶群落的各指标达到全年最大值,优势度最低.区系组成分析表明:广布种占49.56%,东洋种占31.86%,古北种占18.58%,与鸡公山所处过渡带地理位置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