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绿色屋顶等LID设施的空间布局差异会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削减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针对绿色屋顶在城市规划中具体空间形态的优化问题,通过设置随机分布、沿道路分布和沿积水点分布等3种绿色屋顶空间布局方案,利用SWMM模拟其对洪涝径流和积水特征的影响,并利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出最优方案,实现绿色屋顶的空间布局优化。结果表明:(1)在相同绿色屋顶覆盖率下,不同空间布局的绿色屋顶对地表径流都具有较好的削减作用,对径流总量和峰值的最大削减率能够达到23.99%和39.12%,沿积水点分布布局削减效果要弱于其他两种布局,但差距不明显,差值在2%以内,难以据此进行布局优化;(2)不同空间布局对洪涝积水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沿积水点分布布局的削减效果总体上要优于其他方案。该方案平均积水时间最多削减15.18%,积水节点最多减少69.19%,最长积水时间最多缩短10.98%,严重积水节点最多减少48.08%;(3)沿积水点分布布局的TOPSIS评分在多种情景下的总得分分别为0.663、0.685、0.526和0.594,均为最高,可以作为研究区绿色屋顶布局规划的参考方案。具有研究区类似下垫面特征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地区,在开始进行绿色屋顶铺设时,可以优先在积水严重区域布设,形成沿积水点分布的空间布局,获取较好的洪涝削减效果,后续规划时再向其他区域扩张。
-
单位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云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