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AO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张天舒; 阮志; 刘霞; 黄瑾; 张乃霞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6, 47(02): 188-198.
DOI:10.11665/j.issn.1000-5048.20160211

摘要

运用MCAO方法建立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后通过开展针对MCAO大鼠的NMR代谢组学研究来阐明缺血再灌注早期缺血半脑脑组织以及对侧半脑脑组织的代谢物组改变和相关联的脑损伤机制。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3 h缺血半脑脑组织的不同区域均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能量不足(单磷酸腺苷水平下降;尿嘧啶含量升高)、无氧酵解上调(乳酸含量显著升高)、氧化应激(丙二酸、琥珀酸含量上升)、磷脂代谢异常(胆碱水平显著升高;磷酰胆碱和甘油磷酰胆碱含量下降)、神经递质紊乱(谷氨酸含量下降;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升高)和神经细胞损伤(N-乙酰天冬氨酸含量下降)等应激性变化,而对侧非缺血端半脑脑组织的代谢模式改变总体上与左脑相类似,但发生显著性变化的代谢物的数量明显比左脑少,能量匮乏的程度也比左脑小,研究结果提示在局灶性脑卒中病人治疗过程中,非缺血损伤端同样应该受到关注。

全文